银河由四川科幻世界社有限公司主办,设立于1985年,是国内创立最早的科幻项,被为中国科幻文学最高荣誉项,获作品代表着中国科幻创作的最高水平。刘慈欣、叶永烈等大咖都曾斩获该项。
2月24日下午,《科幻世界》就抄袭一事在微博作出公开回应,解释了编辑为何没能在审稿阶段发现抄袭:抄袭者往往会对原文节选局部、重写、洗稿甚至“融梗”等多种方式改动,编辑只能通过个人阅读经验来判断。同时,文学作品也不同于学术论文,没有固定的数据库,也难以进行学术意义的“查重”。
《科幻世界》表示,已做出对抄袭者所有作品永不审读、永不刊发的决定。就此事,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科幻世界》执行副主编迟卉,她表示:这篇作品本身属于带有一定翻译腔的作品,因此在收到送审前已经在第一时间对有特征的词句进行过搜索引擎查重。但是由于作者翻新了所有文句,所以搜索引擎未能查出。抄袭作品更换原作背景和人物性别
被李卿之抄袭的斯蒂芬·金,有着“当代惊悚小说之王”“通俗小说大师”等称号,有超过七十部电影和电视节目取材自他的作品,包括《闪灵》、《肖申克的救赎》等等。
抄袭作者李卿之息较少。根据报道,该作者有多篇作品曾发表在由“未来事务管理局”主办的《不存在科幻》上。报道显示,李卿之2020年9月在《不存在科幻》刊登的《前途渺茫》也被抄袭斯蒂芬·金的《夜半涛声》。还有一篇他的作品抄袭斯蒂芬·金的《机器》。
“出版后,有读者向社指出,这篇作品有抄袭嫌疑,但因为原文在互联网上非常难找,他无法提出原文。于是编辑和若干热心科幻迷一起花了约一周时间快速对斯蒂芬·金的作品进行清点,初步锁定短篇集《》。随后又有科幻迷提供了英文原文和中译本,最终确定为《重型卡车》。”迟卉表示。2月22日,一名声称自己是《无主》作者李卿之的网友在百度贴吧发表致歉声明,表示《无主》的创作时间是前年,设定是套用的。“当时我自己对抄袭的界定有些模糊,过审是前年年末,排期到了今年年初,期间其实时间很充裕,在这期间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和编辑联系。之后自主创作的小说也总是三审被毙,也说明了我个人水平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抄袭事件经后,引发热议,其中一个焦点在于:为何编辑没有发现抄袭行为,并且将这篇抄袭作品刊出?迟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和斯蒂芬·金的原作对比,《无主》翻新了文句,修改了人物性别,并将文中若干欧美汽车品牌和美国地名修改成中国汽车品牌和地名,自行增加了恋爱元素和其他情节描写,因此编辑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但是小说使用了原作的完整情节脉络,包括转折情节,过渡情节,情节部分和结尾部分,不仅情节元素一致,人物行动和心理活动一致,包括推动情节变化的关键细节都一致。”
科幻作家“宝树”在微博评论,遇到抄袭现象时,希望行业能认真对待,而不是矢口否认或轻描淡写处理。“真正严肃处理抄袭的不该被当成负面例子嘲笑。”
在《科幻世界》接收的中,这是否是孤例?迟卉表示,类似的抄袭并不鲜见,抄袭对象主要集中在:1.著名文学作品;2.著名影视动画漫画作品;3.热度较高梦见刮大风的网络文学作品;4.经典公版图书。
其中抄袭著名作品和网络文学转投是重灾区,前者相对易于识别(例如抄袭《进击的巨人》),后者平均质量不高,一般在初审阶段就会被筛除。通过初审后。作品会在二审的时候接受搜索引擎排查。在这个阶段会选择比较有特征的文句,在搜索引擎内查重。“但是,由于文学作品是有版权的,目前并没有合适的查重系统,只能使用搜索引擎。但搜索引擎排查没有办法发现文句重写的作品。”迟卉说。
《无主》也接受了第三道排查,包括询问作者并进行知识产权相关告知。“当时作者声称自己的灵感来自于无人驾驶。属于完全的原创。”迟卉介绍。
她表示,《无主》的作者在最初的沟通中表示,自己知道是《无主》是抄袭,但是存有侥幸心理所以没有告知。但在沟通中声称自己过来的其他作品都是原创。在编辑查出其他作品也是抄袭后,他没有再回应任何信息。
作者在向科幻世界上的“银河征文”栏目后,会进行正规的三审三校流程,确定其符合发表标准,或经返稿修改后,最终公开发表。此后会在次年进入银河评流程,包括“读者海选(网络投票)——编辑部根据投票结果提名——复审——终审”几个环节。
近年来,随着《三体》等IP的深度开发,科幻文学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在迟卉看来,科幻文学对于“类型构思”基本上不做限定。比如时间旅行、人工智能,量子力学、外星人、机器人等。这些主题都是的,不同的作家对它们会有不同的演绎。
“在过去20年里,这些类型构思基本占据了科幻小说创作的绝大部分。但是在最近十年,随着社会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知识面和阅读量都有所提高。因此新的构思和类型也在不停涌现,包括社会科学科幻、心理学科幻和工业科幻等。主题雷同现象正在越来越少。”她表示。
在她看来,创作的主要难点其实是如何写短,短到互联网时代的作者有耐心读。以及如何写长,长到读者能持续读下去。这两种篇幅在书籍出版时代是相对较少的。
去年银河揭晓时,“最佳长篇小说”空缺,而获名单中,许多是在业内获得较高声誉的作者,这是否意味着科幻新人的崛起变得越来越难?对此,迟卉认为,在《三体》和《流浪地球》电影之后,优秀的新人作者以每年数十人的数量在涌现出来。
“知名作家比例较高”其实是一个误区,因为银河是一个“先发表后评”的项,因此很多新人作者在上已经通过发表作品打响了知名度,成了“比较有名的作者”,然后他们才获。所以在直觉里就会觉得“知名作家比例较高”,但其实他们都是在2-3年里迅速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