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融创文化集团宣布与四川科幻世界社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融幻科幻影业(成都)有限公司,将聚焦科幻文学版权运营、孵化优质科幻影视项目及IP。
2018年12月,融创文化集团成立,在系统梳理业务方向后,将科幻和动漫作为集团的两条内容主线。同一年,科幻世界社完成转企改制,并招揽团队,建立IP运营部门。
2019年的春节档,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电影《流浪地球》上映,票房突破48亿元,意味着有超过1亿人观看了这部电影。2015年,《三体》获得雨果,科幻文学走入大众视野,科幻IP受到市场热捧,但中国科幻市场的兴起,似乎直到《流浪地球》电影热映才终于有了实感。
文化行业对IP的理解也正在泡沫消散后迎来新的阶段。从对流量的追逐转向真正的系统开发,包括融创文化,一批拥有全产业链开发能力的公司也逐渐显露出来。
10月24日,第31届银河颁典礼现场,融创文化集团宣布与四川科幻世界社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融创科幻影业(成都)有限公司,将聚焦科幻文学版权运营、孵化优质科幻影视项目及IP。
经历了五年的探索,中国科幻影视的开发目前仍然以单个项目为主,大众市场对科幻的认知也大多停留在某个作者和某部作品上,还没有厂牌拥有系统开发一个品类的能力。
《科幻世界》拥有积淀41年的国内最优质原创IP储备,持续孵化出中国最顶尖的科幻作家。融创文化已经搭建起线下和衍生品体系,今年年初将亚洲知名后期特效制作公司Base FX收入麾下,并即将在成都投建专注重工业应似项目棚拍的天府影都。
1979年,科学世界社正式创立,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科幻出版领域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机构。过去41年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品如《三体》《流浪地球》等均首发于《科幻世界》,科幻世界独家设立的“银河”也被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科幻文学项,通过“银河”走出去的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等作家已经成为中国科幻的中坚力量。《科幻世界》发掘、培养了中国最初的科幻爱好者,并为行业持续提供养分。
融创文化集团副总裁李宇浩在融幻影业成立仪式上说:“《科幻世界》不仅仅是一本,它为中国科幻种下了一颗种子并持续生长,为科幻迷们提供了观察和自己人生的广阔而深远的视角。”
从2015年的IP收割狂欢到2019年《流浪地球》真正振奋市场信心,科幻产业已经发生深刻改变。今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提到,“要加大对科幻电影剧本的培育力度、鼓励扶持原创,促进科幻文学、动漫、游戏等资源,丰富科幻电影内容创新源头”。
科幻世界也一直在寻找和市场结合的可能。“中国科幻产业正进入到影视时代,我们也为此积蓄了长久的力量,从科幻文学到科幻影视,我们不会缺席。”签约仪式上,四川科幻世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河表示。
科幻世界一直希望能够找到适合的切入角度。“现在有很多科幻影视作品备案,投资从几百万到上亿不等,但不管这些项目的体量如何,故事资源都是它的核心和根本。故事资源,以及创作这些故事的作家,正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黄河表示,科幻世界不但拥有国内最大的科幻作品版权资源库,与科幻作者、科幻迷41年的相处,更让他们对受众的喜好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2018年年底,完成改制的科幻世界立刻招募专业影视人才,组建IP运营中心,并对所拥有的海量版权进行全面地梳理、分类,这项工作在此后两年持续进行,以便为未来可能的影视化合作奠定基础。
四川省、成都市两级都有意将成都打造成中国“科幻之都”。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经戈出席本届中国科幻银河颁典礼,并在致辞中表示,四川是中国科幻出版高地,四川省科协将继续大力支持科幻世界社把优秀科幻IP进行产业,助力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
黄河透露,科幻世界已经启动“中国科幻产业项目”,包括了“科幻特色出版中心”和“科幻IP产业中心”两大板块,并已经被省委、省纳入全省重点高能级产业。
去年11月在成都举办的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上,科幻世界第一次和融创文化接触,都对彼此未来的发展方向很感兴趣。今年年初,双方就合作可能正式展开讨论。
选择科幻对于融创文化而言是一种必然。在整个融创体系内部,文化集团有着一个重要也天然的,就是用IP打通线上和线下。
“我们需要能够打通线上、线下的IP,我们在内部有个定义是长链IP。”李宇浩强调,“我们要做IP的全产业链开发,做长链运营。”在对长链IP的研究中,融创文化最终发现这些IP大多数来自两个领域,动漫和科幻。
在动漫领域,融创文化在去年收购阿狸的所属公司梦之城,在科幻领域也一直在选择合适的合作方,“我们要和头部公司合作,做科幻,科幻世界一定是第一选择。”
科幻世界则希望能够真正找到并非短期逐利,而是愿意长期致力于科幻行业发展的合作方。“李宇浩本人传达给我们最实在的信心,他是一名科幻迷,他对科幻文学作品、电影行业都有着非常精准的认知,对科幻作家和作品也保持有科幻爱好者的尊重。”黄河说。
当然也不仅于此。动漫和科幻,融创文化所选择的两条内容方向既是最适合做长链开发的方向,也是最要求工业化能力的方向。电影《流浪地球》之后,中国电影行业的工业化被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是中国科幻电影真正脱离孤品成功,产业化的前提。
融创文化正在建构开发科幻产业的一条链条。背靠融创集团,通过和集团文旅资源的打通,可以完成实景落地,对梦之城的收购不仅带来了动漫IP,也补上了融创文化在衍生品领域的一块拼图。今年年初,融创文化宣布收购亚洲知名后期特效制作公司Base FX,后者曾经参与《流浪地球》、《变形金刚4》、《星球大战9》等科幻的前后期制作。此外,在东方影都之外,融创还将在成都投建天府影都,专注科幻、奇幻类重工业影视拍摄的数字摄影棚建设。
“我们也在不断完善我们的前期开发能力,引入很多好莱坞的项目开发方式,团队中的很多人来自纽大和南加大,他们其中的很多都在国外受过系统的工业化影视开发教育。”李宇浩说。
他同样可以感受到来自行业的变化,这让他们对工业化的推动不是空中楼阁和无源之水。“很多团队正在快速成长,比如一部重工业电影制作后,他们会沉淀下很多有价值的工业化的东西,从这个团队也可能孵化出一些有经验的团队。在不同环节有专业化的公司,职业化的人出现,一定要有这批人的出现,不然谈工业化是虚妄的。”
“我们不只是简单地把版权交给新公司就结束了,我们会在市场和受众的把握上提供。”科幻世界副总编辑拉兹说,“我们也有能力把作家组织起来,全程参与IP的长链开发,并在这个过程中把他们最擅长的优势发挥出来。”
签约仪式上,融幻影业表示计划每年开发数十个策划案,最终形成3到5个剧本。李宇浩表示,目前团队正在对版权库中的作品进行快速筛选,选出其中适合做影视开发的作品。
在挑选短期项目的同时,融幻也在进行世界观的梳理,为长期IP的打造做好准备。“我们常希望和科幻世界一起做出一些可以系统开发的科幻电影系列的,我们的长期目标一定是打造能够长链IP开发的科幻内容。”李宇浩说,“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拿一些IP拍电影,就不要这样合作了。”但中短期项目同样不可缺少。对于已经搭建起体系架构的融创文化而言,后续也需要通过一系列项目跑通开发流程。
百里挑一关昕和刘硕
李宇浩表示,除了开发大体量、大特效的科幻作品,融创文化集团还会投入开发一些中小体量、故事性强但在特效或拍摄技术上没有那么高要求的“软科幻”作品。这出于稳定性的考虑,也是培养新人导演和新团队的重要方式,“我们会推出相应的计划。”
科幻产业的发展,大众化是一个前提,而科幻文化真正想大众,不能只有《流浪地球》、只有一个刘慈欣,而是需要一系列优质作品的推出,这种大众化大概率依靠影视行业完成。
这也是整个中国科幻行业面对的一个问题,科幻影视和IP的系统开发都未能脱离单部作品,不仅是厂牌,甚至整个行业都还无法稳定持续地推出一批作品。
“对于我们而言,我们希望能够开发好每一部科幻作品,即使有坎坷,也要通过一个个项目来提升我们工业化的系统开发能力。”李宇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