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武侠、日本的动漫、美国的科幻,这是世界的电影特色。如果硬要把中国的武侠和美国的科幻进行嫁接,那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像基因突变的“哥斯拉”一样,不伦不类。张艺谋的《长城》就是这样的,尽管是尝试之作。
美国本来就没有什么传统历史文化,只有两百多年的建国史。他只有拍科幻、生物变异以及现代战争类的片子。美国的科幻片都是走的“打怪兽”的子,从地上跑的、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基本全拍遍了,陆地的如恐龙、蜘蛛、臭虫、鳄鱼、蜥蜴、蛇等,水中的如鲨鱼、螃蟹、章鱼等,空中的还是恐龙。成龙、李连杰在好莱坞都试着拍了几部武打与科幻结合的片子,结果都不理想。
而《长城》套用了美国的这些套,也可能是为了满足美国人的胃口吧,弄了两个来中国找火药的外国佬,加入了中国的连——无影禁军,在长城上跟中国的传统猛兽饕餮了一场,打得昏天黑地,煞有介事似的。其中用了许多科幻特技。我就想问一下:饕餮既然是神兽,它怎么就翻不过长城呢?
《今日美国》认为,“片子无聊”、“痛苦地令人感到毫无”、“漂亮面孔的堆砌”,除了一些华丽的视效外,情节苍白,“文化上有不适应性,剧中守城士兵的服装过于夸张,产生一种可笑而不严肃的观感”。
《华尔街日报》:电脑随机生成的,让这部电影重复又让人觉得,既无法触动也不能吓到或是到我们。
你如果把时间换到现代来,把弓弩换成AK47和核武器,把孔换成飞船,那效果绝对不一样。
实际上,真正懂美国人文化心理的导演是李安,无论是他拍的《断臂山》,还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抑或是《绿巨人》,都对黄毛的胃口,获得奥斯卡就说明了一切;就连此前拍的完全是传统武侠的《卧虎藏龙》,老外也是赞赏的。我们看起来也觉得很好看,在必要的故事情节上从来不会节省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