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述职报告> 文章内容

试题专页

※发布时间:2017-8-30 19:32:3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三国还辽(简称三国)之事件,发生于甲午战争后。清朝与日本明治在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六日后,俄罗斯、与法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早已对远东地区保有领土需求,先后占领原属清朝的外东北、夺得库页岛,更兴建西伯利亚铁,在满洲与朝鲜建立范围,夺取极具战略价值的不冻港。因此,与日本之争端势在难免。签署《马关条约》时,曾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东北,然则日本要求清割让辽东,令有感利益受损。俄军甚至打算远赴东亚,不惜以战争解决问题。

  中日开战初期,反应冷淡。但后来德皇威廉二世眼见日本快将打败清军,有感应该染指东亚。早前与法国在1892年结成俄法联盟,令在欧洲之地位。因此威廉二世尝试以干预中日议和,换取支持其在东亚的扩张。

  基于俄法联盟,拉拢后,法国同样想在东亚取得更多利益。得到印度支那后,法国开始觊觎,因此支持与两国一起条约之签订。

  与尝试拉拢英国,但英国认为马关条约对己有利,因为它中国更多条约港。而且,日本在华得到利益,可以向南扩张。因此,英国在最后关头加入“集团”。另一方面,日本也想寻求英美的帮助,召开国际会议解决辽东问题。但英美不敢得失任何一方,又恐怕日本或三国在华之坐大,因此双双宣告中立。

  日本仍然尽努力保住在条约所得。4月30日,日本提出只占领与大连两海港,加上一些赔款。但三国依然态度强硬,毫不退让。日本虽然战胜中国,但是中国的北洋水师也使日本海军损失不少。它希望英提供支持,但英国也只是日本接受三国的“劝谕”。在如此的外交压力之下,加上签署条约的日方代表伊藤博文是主和派,日本惟有在5月5日宣布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

  10月19日,日本与三国达成协议:日本归还辽东予中国,而清廷要付出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赔偿。11月16日,清廷赎回了辽东。

  “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之虞,也让朝鲜国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

  三国的外交胜利,激起了世界各大强国在华实现帝国主义的野心。1896年,以迫日还辽有功,同清签署密约。后来,密约泄露,列强争相清朝划出范围、租界与租借地。在1898年租下与大连两港口;则强占胶州湾。三国在事件中各怀鬼胎,反映了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紧张的欧洲国际关系。同时,事件也开列强瓜分中国之端。日本是刚刚崛起的新帝国,却遭到如此的外交。因此,日本一直在心,谋求“卧薪尝胆”,大力鼓吹发展军事工业,期待报仇之机。1904年,日本重整旗鼓,偷袭在的海军,引起日俄战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本趁机派兵侵占胶州湾。其实,与三国集团相比,日本也未尝不是帝国主义的国家。三国干预仅仅是帝国主义引起的典型纷争。清虽然代表中国签署和约,却在上述事件中毫无发言权,默默让马关条约之条款剥削中国。事件激起中国知识对国情的反思,百日维新之先声。

  ①自鸦片战争以来,美国多次参与侵华活动;但是,由于当时美国实力比英国等国弱,难以单独对中国进行侵略活动。

  ②南北战争后,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工业强国,但军事力量还较弱。

  ③1898年美西战争之时,列强已在中国强占了租借地,划分了“范围”。为改变这种局面,为了分享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美国提出了“门户”政策。

  ①美国的“门户”政策,实质是要把中国的“门户”向一切帝国主义国家:其目的是害怕中国由其他几个国家控制,使美国在中国的利益。

  ②通过“门户”,美国可以插足于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范围”,从而分享其他国家的侵略权益,达到“利益均沾”。

  ③用自己的经济实力逐渐占领中国市场。因此,力求缓和争夺的矛盾,在竞争中逐渐其他国家,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

  ①由于列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独占中国的地位,而且英国实力下降。同时,“门户”政策并不损害其他列强的利益,这就使帝国主义对华的争夺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甲午中日战争又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清日战争、清日甲午战争;日称日清战争,。因发生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中国史称“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1):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范围,严重中国主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中国救亡运动高涨。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远东,朝鲜和中国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以后,就确定了对外扩张的“政策”,把侵略的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1874年日本侵略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侵台碰壁后,日本于1876年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开埠通商,派驻等。1885年,日本乘朝鲜甲申(1884年)之机,清订立《天津会议专条》,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这年年底,日本创立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总理大臣。此后,日本积极扩军备战,把对中国一战作为首要目标。1892年,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正规陆军有7个师团(相当于军的编制)共12.3万人,后备兵队10万人,合计共22万余人;军舰达32艘,约6万吨。日本还不断派遣间谍到朝鲜、中国境内搜集情报,秘密测绘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渤海湾的详尽地形。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作好对华战争的一切准备,只待制造一个侵略战争的借口了。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也称东学道,系秘密教团体)起义。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派兵(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藩”关系)。正在寻找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清出兵“助剿”。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二千四百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公州一线。于是,日本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四百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五千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一万五千人左右。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李鸿章为代表的清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出面“调停”。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夏冬通过对帝党的主要人物翁同和后党的主要人物李鸿章在甲午战争期间的表现进行分析,认为帝后两党无和战之争,他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即从清阶级利益出发,想尽办法保住他们的地位”。作者指出:“李鸿章与翁同在战前总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作好战、和两手准备,寄希望于通过谈判或第三国调停等和平方式解决这次危机,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战争手段。因此,在这一阶段,不存在谁主和谁主战的问题。”战争爆发后,“李鸿章属下的海军在朝鲜与日军接仗”,“李鸿章已在军事上指挥对日作战”;翁同“主张一战”,他的“‘以我兵能胜倭为主’的思想显然高出李鸿章一筹”。黄海之战失利至北洋舰队,李鸿章在外交上的态度是:“能和则和,不能和则战”;翁同态度较前后退了,“只是想免遭国人而已”。据此,作者认为:“李鸿章不能算纯粹的主和派,翁同也不是始终的主战派。虽然,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但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清王朝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至于什么时候主战,什么时候主和,就要看什么对他们最有利。”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指出:“在日本进攻、外国侵略者与中华和群众要求侵略的压力下,清朝集团内部为主战、主和两派。大部分没有实权的文职官员,如翰林、御史等都积极主战。”主战的还有以“翁同为首的帝党官僚”;“主和派主要是李鸿章系统的洋务派以及恭亲王奕等的大官僚”。 戚其章说:“认为帝后两党之间不存在和战之争,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甲午战争中,慈禧虽曾‘传懿旨亦主战’,并‘谕不准有示弱语’,却不能以此就否定她的主和。同样,李鸿章作为海陆军的实际最高指挥者,在调遣军队、布置防守等方面不能说一件事没做,却不能以此证明‘北洋系的利益与民族利益就有了一致’,他‘已在比较积极地指挥全面对日作战’,于是连他的‘主和派’帽子也就可以摘掉了。”总之,“对后党是否主战的问题,也不应抓住个别事例不加分析就轻率地作出论断”。

  或称庚子事变、庚子国变、庚子拳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清末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在华人(也包括传教士及华人徒在内)排外运动,“突显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它也标志着以仇外情绪为契机的反对教传教活动已达到高水位”,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八国联军远征。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打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作用,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与,也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1、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2、义和团爆发的根本原因:19世纪末,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反帝。

  3、导火索:1899年10月上旬,平原县杠子李庄,因教民群众,义和团便冲击当地的。知县蒋楷派兵前往。灯率团民二三百人(一说近千人)与清军进行战斗,将其击败。至今在平原乡间还流传一句谚语“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1、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于帝国主义及其的顽强的,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2、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清的,加速了清王朝的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之野心。

  ①时代背景:太平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阶级矛盾的是其爆发的根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是其根本原因。

  ③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义和团运动持续时间14年(1851—1864),波及范围大半个中国,转战18省;义和团运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主要在山东、京津地区活动,时间和范围不如太平运动。

  ④组织的严密性:太平有严密的组织(拜会和太平军军事编制),有的,组成领导核心;义和团组织松散,没有,缺少统一指挥。

  ⑤斗争水平:太平有明确的纲领,斗争水平高,其《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的思想结晶。义和团没有纲领,斗争水平低,被清利用。

  ⑥对外关系上:太平领导人吸收教的合理成分,形成拜教,组织动员群众,太平有平等的外交思想,有灵活的外交策略,主张向学习,《资政新篇》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义和团盲目排外,不能区分资本主义侵略和外来的先进文明,具有明显的反资本主义的落后性。

  ⑦指导思想:太平运动借助教理论,把教教义、中国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义和团信封神袛,持符念咒,设立神坛拳厂,具有浓厚的思想。

  19世纪末,传教士被准许在中国传教和成立。在治外法权之下,不单的神职人员不受清管辖,一般中国信徒也常获。地方上,教每每因为文化、风俗差异等等各种原因,与地方发生冲突。部分不良教民当地,而地方却往往因为惧于的治外法权,不欲与作对而未能持公处理,造成教案。

  2、仇外心态清末华北地方经济破产,传统社会纲纪解体;在转变的时代,惶惶,各式秘密会社纷起。总之,、教众和、洋货,成为了的对象。 当时社会有许多人的,如说医院挖小孩眼睛制、神父用特制器具吸男童阳精等等,而一般中国百姓一向这类传言,从而人人自危,对人及中国。

  义和团具有朴素的爱国思想,对外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十分痛恨。他们表示:“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还有些义和团组织更希望能使国家从的境地摆脱出来,如当时的红灯照就宣布要以法术“远赴东洋,索还让地并偿二万万之款”。

  2、排外思想与爱国思想相对应,义和团也存在一些排外的思想与举动。这些行为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应当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能简单化处理。

  义和团存在大量的思想,这是由于构成义和团员主体的中国农民在当时缺乏先进的思想武器,只能以落后的思想来解释外国侵略者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当时的义和团普遍认为中国的灾难是遇上了“劫运”。称“劫运到时天地愁,不免善人留”(《庚子大事记》)。这些思想在义和团运动的初期起到了一定作用:共同的思想成为联结各个义和团组织的纽带,使义和团在组织松散的状况下仍能斗争。

  由于封建思想的,许多群众都有传统的忠君思想,在义和团运动中的“扶清灭洋“口号就是一个表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一些群众认清了清廷的本质,不再对其抱有幻想,转而提出新的“扫清灭洋”口号。

  亦称《辛丑和约》、《议定书》,是中国清朝与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最严重的。条约:中国赔款9.8亿两白银,该条约标志着清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时清朝内部有将首都迁往内地(西安)继续与联军作战的。但是当时的清实际上已经没有可靠的军队了。义和团已经被战败,山东以南省份的总督们早在义和团期间就已经与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清支持义和团的决定。因此清决定签署这个条约来保全自己。

  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为支付这笔赔款,清加紧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2、在设立的“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最严重、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已甘当“的朝廷”,从此,清完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