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汇报> 文章内容

上瘾网络剧遭下架:也许你并不懂同性恋

※发布时间:2017-12-1 22:25:2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内容是关于高中小鲜肉的同性之爱,广电局了。尽管网剧版本已经删掉了床戏镜头,被删的原因,应该还是因为“同性题材”加“年龄创新低”这2大元素吧。

  说到高中生早恋的影视题材,其实在体制内早就有了,80年代连续剧《十六岁的花季》就有了中学生早恋的情节,大家也都看得津津有味。为啥高中生同性恋直到30年后还如此呢?

  其实,不要说是连续剧了,就算是电影,国内影院放映的好像也极少。据我所知,《春光乍泄》《东宫西宫》《少女哪吒》这些同性恋题材电影,都播过吗?几乎没有播过吧。

  而国外的情况要得多,在美国,讲述男同性恋的《断臂山》获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同,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在欧洲,讲述女同性恋的《阿黛尔的生活》,尺度很大,也获得了戛纳最佳电影。在美剧和英剧里,关于同性恋的题材比比皆是。

  相比而言,对这方面还是相当保守。网剧之所以一开始能播,也只是打了擦边球,到往后的一段时间,这方面可能会更加严。

  一般异性恋甚少谈论这个话题。我想,我作为一个直男,谈谈这个话题吧。中老年人将在下面成为我主要喷的对象,如果是的话,请领号入座,坐坐好哦~

  同性恋可能带有一定的语义或语气上的歧视,同性恋被称为“同志”,据我所知是从港台开始的。而后在,也改成“同志”比较多,再后来大家也经常说“Gay”,以及“基友”“拉拉”。

  年轻演员Ellen Page在一次上出柜了。她前面铺垫了很多,当她颤抖地说出“I am a gay.”的时候,全场响起了久久的掌声。这表明了2点,一,即便是,也不是“大家拿”的“大同社会”,同样有歧视同性恋的现象。二,在英文里,Gay男女都能使用,泛指同性恋。

  我是一个75后,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社会风气相当保守,在80年代,贩卖小商品可能被判为投机倒把罪,男性对女性明显挑逗或者有肢体动作,会判为罪。我不知道罪这个现在还有没有,反正,在80年代,走在马上,没有女孩露肚脐眼,也没有女孩穿黑丝。

  如今,两个男生勾肩搭背,牵手走,或是腻在一起,都被认为有基友倾向。在我高中的时候,我们一群住宿的男生天天在一起玩,走在上也是并排的,也不会有人认为我们是搞基。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姓章的男同学有点娘炮,长得小小的,文绉绉但挺可爱的,好几个男同学,包括五大三粗的同学,都喜欢跟他一起吃饭,一起打水,一起,因为他比较可爱,比较细腻,当然了同济大学当时女生比较少,从心理上,他起到了这种功能。不过从来没有人认为是在搞基,现在看来,好像有点那个意思。

  那还是1999年,张国荣还没出柜,电脑还刚使用猫上网,手机还没普及。当时风气实在是太保守了,我也太孤陋寡闻。由于网络还没有通,有看看不错了。

  这时候我大学毕业了,来到了一家著名的外资广告公司叫BBDO。这种地方一向是领风气之先,在这家公司,我听到老板饶有兴致的讨论同性恋的话题,并且我有个男同事Alan,大家都说他是同性恋。此君的工作是文案,听说还是高等学历,不过我和他共事2星期,他就离职了,据说是他在校对广告出了错,大客户的电话号码少了一位,使公司赔了十多万。

  Alan让人感觉除了娘炮以外,他的性格也很开朗,经常在言谈中爆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听同事说,有一天中午,有两个肌肉发达的男人找Alan,并把他带走了。

  坦白说,我当时的心思也不在这个上。公司太多的,让我看花了眼。而且,Alan走了,我顿时觉得文案这个工作不好混,一心只想怎样才能混下去,不要被公司炒掉才好。而且,当时刚出校门的我,不像现在那么,换了现在的我,肯定要打听个里里外外。

  但是,自从认识到Alan之后,我意识到历史书上读到的“断袖分桃”这种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他可能就是身边的同事。

  后面的十年,社会风气越来越,越来越多的影视题材也在讲述同性恋的故事,比如电影《越快乐越》,我看完这部电影,片尾曲《暗涌》响起,我也不可的哭了,因为我能共鸣他们的情感,不管异性恋还是同性恋,情感是一致的。

  同志们从禁忌的、保守的柜子里纷纷走出来,我终于意识到原来同性恋的人也挺多的。在06~08年我遇到一些同事,她们是女同性恋,其中有个叫Andy的女同事(化名),她把头发弄成金色短发,看上去就像一个俊俏的小男生,她平时少言寡语,但感觉很酷炫。

  坦白说,虽然当时我已经快30岁了,但我刚看到Andy的时候,我还了一会儿,为啥要打扮成这样?然后,我明白原来女同性恋中其中有一位身份是tom boy(废话,这么简单的事情,你才知道啊)。后来,我看到这样的女孩子,我就立即明白了。

  再后来,到今天,同性恋已经是一件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了。我身边有很多同事、朋友,不少都是同性恋,可能社会真的比较了,更多年轻人坦然的公开自己的身份,有一些女同志还在朋友圈里面晒结婚照,她们和他们都不再是“伪装者”,而是公开的“同志”。

  如今,时尚圈和娱乐圈是同志的密集地,据说全国有9千万个李伟,你走到时尚圈,喊一声“李伟”,可能回头的就是一个同志呢。如果你不是同志,可能还要受到歧视,直男的品味大家都懂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