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书速度相比大部分现代人算是慢的,看完《三体》全集的时间跨度大概是两个月。《三体》是一部相当出色的硬科幻小说,当中涉及的学、量子物理学、弦理论等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数不胜数,莫说我一个普通的文科出身的人,理科生看起来也并非能很好地理解,然而我们每一个科幻读者都必须懂得,深究小说当中的理论对提升阅读体验并没有好的帮助,我们只需要掌握大概的故事线索。再有,故事中还涉及的史学知识,这里要对刘慈欣的知识面之广表示由衷的,他告诉我们科幻作家并非单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就能写出好的作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能基于现实世界进行合理又出人意料的构想才真的令人折服。
故事大概讲述了地球人与身处四光年外科技远远发达于地球文明的三体人的,被三体世界逼至的地球文明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与对方同归于尽。其过程伴随着人类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地球人对愈来愈多但又深不见底的认知,故事范围由中国扩展到整个世界再到两个迥乎不同的星系文明以至整个,时间跨度从中国时期到几个地球世纪以至一千八百九十万年后,真可谓鸿篇巨制。
故事如此庞大阅读起来却丝毫不会感到枯燥无趣,刘慈欣总在适当的地方展示给读者新奇的东西,我确实为大刘的超乎寻常的创造力折服。在此我围绕这些书中的亮点进行浅谈。
智子。其本质是质子,是三体文明为了在其舰队到达太阳系之前锁死地球科技以及地球文明而制造的。小说中,三体人的物理学家能够操控微观世界十一维结构的九维,把一个质子从九维结构进行二维展开,在其表面蚀刻电后恢复原状,实现了将“一个质子成一台超级智能计算机”。三体人称这样被后的质子为智子。智子无处不在,可以以光速飞行并穿透任何三维实体(准确地说是低于其维度的任何实体)。由于三体文明的载人航天器尚不能达到光速,三体人便提前派出两个智子,它们能所有地球人的,并且地球上每一个粒子加速器的实验,阻碍地球人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从而使地球文明的基础科学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智子是几乎是贯穿整部《三体》的一个要素,它的出现在最开始给我极大的震撼,刘慈欣用一个都看不到的东西表明了地球与三体文明科技上的巨大差距,也在一开始就给了人类世界无望般的前景,由此引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在尽占优势的三体人面前,地球人后续如何翻盘?
森林。这是小说第二部的主人公罗辑推断出的一个关于各文明之间的理论。简而言之,就像一个的森林,间的各个文明就是潜伏在这个森林里的猎人,猎人之间无法确认对方对于自己有没有,为了保全自身,猎人在发现目标的那一刻起就只能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消灭对方。同理,中的文明如果了自己的坐标,那这个文明将会面临更高级文明的刀斧相向。这个理论可以说是小说呈现面的第一步,人类认识到自己在广阔浩渺的中还只是个步履蹒跚的幼儿。正是这个理论,地球得以对三体文明建立,在与三体世界的中逆转不利的局势——地球可以向三体世界的坐标,同时会自己的存在。抛开小说本身,将这个理论放在现实来讲,也是颇有借鉴意义的,人类热衷于对地外文明的探索我们这些无力左右的小老百姓也许根本讲不出个对错,但是就像对大自然要怀有一般,对于这个更大的孕育文明的天地,未尝不需要。
光速。这是小说结尾来来回回出现多次的一个关键词,地球文明最终启动了森林威慑,仅仅数年后,三体世界遭到光粒的性打击。地球人未来得及喘息又进入紧张状态,很快,三个避免地球人的计划产生。掩体计划,人类搬迁至的面建立太空城生活;黑域计划,将太阳系变成一个低光速黑洞表明地球文明人畜无害来避免打击;光速飞船计划,制造光速飞船进行太空逃亡。人类整体选择了方案一,因为它看起来温和又切实可行;人类放弃了方案三,放弃了追求光速,因为光速飞船的航迹会提前地球的坐标。然而当打击到来时,人类都懵了,它们的不是光粒而是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使整个太阳系从三维状态跌落至二维,也就是包括地球文明在内的整个太阳系成为了一个平面上的一副巨画,画中物都是死物。到最后掩体计划只是徒劳,而且人们才知道,制造黑域计划的黑洞所必须的要素,就是光速;逃逸“小纸条”避免跌落深渊的速度,也正是光速!真像是与全人类开了个巨大的玩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由得感慨——我想你,又与你何关?
《三体》并不是一部只讲科幻的小说,当中有上层阶级处于风云时代的大作为,也有物在动荡时期的烦恼与选择;有紧张的和死斗,也有浪漫而亦真亦幻的爱情。
《三体》中地球文明经历的与挣扎简直丝毫不亚于两次世界大战,人性的丑恶与交织,多次危机面前,人类相互争抢资源,甚至以他人生命为代价以求自保,在极端情形下骤然全失;但是的始终未曾在人类社会中被完全抹灭,我阅读的时候时常感觉若是我面临此情此景早已,然而书中源源不断涌现出各型各色的人物,为人类的拼尽全力,为地球文明的延续努力到最后一刻。
《三体》灌注着刘慈欣对人和之间关系的诸多假设和思考,大刘对各种奇观的描绘让我想到了电影《星际穿越》的很多场景,我也开始有点明白歌德所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的惊奇和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定律。”所以看完这本小说,我再抬头望星空,感觉都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