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匆匆那年》的成功让青春怀旧片成为一个成熟的题材。周冬雨刚得了金马影后,张一山也在《余罪》之后大热。《春风十里不如你》在前,有不少人看好,优酷也是花了大力气来宣传。但效果却让人出乎意料,远没达到预期,每天2000多万的播放量,在现在各种热播剧的映衬下显得稍有寂寞
《春风十里不如你》从成片来看也算诚意之作,口碑也算上乘,豆瓣评分7.8。为什么它明明一手的好牌,却并没有成为爆款剧?
这是因为,《春风十里不如你》并没有抓住青春怀旧片的内核!它按照电视剧的形式来拍摄青春怀旧片,却不知道这样的错位,既让追忆过去的氛围变了味道,也无法达到电视剧体量要求的强情节。其实青春怀旧片是有配方的,使用这个配方才是正确打开青春怀旧片的方式。
作家龙应台有段话用来形容人生几个阶段的:“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各人专心走各人的,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而明亮的阶段,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
大部分人的少年时代是在校园中渡过,校园类影视剧作品不胜枚举,有主打偶像/言情题材的,如《流星花园》;有青春/热血题材的,如《网球王子》;也有讲校园励志()的,如《极道鲜师》......还有一种主打怀旧题材的,正如《最好的我们》、《匆匆那年》。
《匆匆那年》是2014年搜狐视频的自制网剧,12.9亿的播放量创造了不小的奇迹。《最后的我们》是2016年数的着的爆款剧,一举捧红刘昊然、谭松韵两位演员。这两部片子都是描述了80后一代人青春时的校园生活。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青春怀旧片。
耿耿、余淮、蒋年年、简单、徐延亮还有周末六个晚上的偷偷跑到班级教室看刘翔的比赛。陈寻用手电筒给方茴照板报。这两部青春怀旧剧就靠这些不断出现的小细节勾起了观众的回忆,引发观众的共鸣。观众看的是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初恋。青春怀旧片就像是一篇散文,它没有强情节,没有快节奏,它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它能还原过去的校园生活。
《春风十里不如你》为什么不行,最根本的原因,它是按照电视剧的体量来拍摄的。《最好的我们》24集,《匆匆那年》16集,《春风十里不如你》是40集。青春怀旧片是散文,但如果要拉长到《春风十里不如你》的体量,就变成白开水了。这样编剧肯定是不干的。编剧既然按照电视剧的体量来写,那么规矩肯定按照电视剧的套来,电视剧一定要强情节,强冲突的。所以《春风十里不如你》在第五集就集体打了教官。
《春风十里不如你》本身走得青春怀旧的子,所以再加东西也不会有传统剧情片中的跌宕起伏,可在编剧加了东西之后,《春风十里不如你》的青春怀旧片味道就不见了。
所以,其实青春怀旧片是不适合长篇幅的电视剧的,就像当初同样是40集的电视剧《致青春》惨败了。
我们可以听一首歌怀旧,看一部电影怀旧,看个十几集的网剧怀旧,但是我们不会让自己一直沉浸在怀旧的情绪中,这种情绪也不可能持续到40集。
其次,《春风十里不如你》说是主角都是80后,但表现的却并不是80后的青春。剧目中没有体现90年代的感觉。主要的角色的思想、行为也都不像是那个年代的80后,那个时代的80后在信息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是相对保守的,对感情则是懵懂的。但《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几个主角都很大胆直接。女主更是直接一眼就爱上了男主。
再次,《春风十里不如你》里有关军训的戏份太多了。青春怀旧片发生在校园,因为大多数人都有很长时间的校园生活,对校园生活总会更容易引起共鸣。但是《春风十里不如你》却安排学生们在军营度过一年的时间,剧情中大篇幅地描述军训时候的事情。这样的安排让校园剧的特点弱化,看起来更像是新兵入伍的军旅剧了。
最后,《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女主人设并不讨喜。青春怀旧片的女主一般是可爱的,而这里的肖红却是社会姐的样子,这样不讨巧的女主很难引起观众的追忆和共鸣。
怀旧青春是观众对逝去时光的集体重温,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它反映出人类对于传统价值观的。由于社会科技和生活方式的飞速进步,与人类观念的变迁之间永远存在落差,怀旧便是这种落差的产物,它能帮助观众宣泄对当下现实生活中的不满。
现在80、90后已成为观剧(网络剧)主力人群,因此迎合80后口味的清新校园怀旧剧必然会在一片重口味网剧中独树一帜,而这剧对于90后也并非没有吸引力,校园是相对封闭的,学生们朴素的情感不会因为过了十年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90也像80后一样生活着,情感是共通的,一样有做不完的试卷和有没有答案的暗恋,嘴里哼着差不多的歌曲......这就是《最好的我们》、《匆匆那年》成功的原因。但是《春风十里不如你》却在题材定位和剧目类型上有了错位,使得青春怀旧的味道变了。
其实青春怀旧片是有着能够制胜的配方的!在青春怀旧片中,爱情一定是主题,而且一定是要以男女主两个人的爱情为主线,校园、校服、喝酒、打架都是为青春怀旧的“纯爱”主题服务的。再加入所处时代特有的元素,例如当时知名的明星,当时流行的游戏,力求能最接近真实地还原所想要展现时代的校园生活。
其实这个配方就是青春怀旧片的内核,触发观众的记忆点,引发观众心底的共鸣,让人们重温逝去的时光。不过记得一点,青春怀旧片是不适合电视剧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