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总结> 文章内容

2015年上半年全网网络剧数据统计

※发布时间:2017-11-8 16:39:1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根据数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全网共计上线部,计2918集、50996分钟,从体量上来说,2015年单单只是上半年的数量,已接近2014年“网络自制剧元年”的总和,可见2015年确实为网络剧井喷之年。

  201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全网网络剧共计获得点击量65亿1924万次,为2014年全年122亿9767万次的点击量的一半,不过由于网络剧点击量不断累加的特性,2015年截止时间尚早,且不少剧集尚在过程中,点击量数据仅为参考,最终以年底统计为准。

  2015年上半年, 总点击前十名仍然承袭了2014年的特点,题材涉及颇为广泛,包括惊悚悬疑(1部)、奇妙幻想(1部)、侦探推理(2部)、幽默搞笑(3部)、时空穿越(1部)、热血励志(2部)等六大题材,而总点击量前十的网络剧分布于5+2平台,除了芒果TV外,目前国内主流视频平台均有作品列入榜单。

  分钟点击前十的剧集,题材相对简单得多。骨朵曾经在2014年网络剧研究报告中指出,分钟点击高的网络剧多数为传统网络剧的段子剧形式,从2015年上半年的分钟点击榜单也能看出来。这十部剧中,“幽默搞笑”类的网络剧占比达到70%,段子剧一共有六部,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乐视的商业定制剧《陆琪广告喵》位列第三,腾讯视频的商业定制剧《我是你的喋喋phone》位列第五,可见短小精悍的商业定制剧在恰当的营销推动下能获得不错的点击量回报,这一现象或将促进网络剧中制作商业定制剧的风潮。

  另外,《盗墓笔记》、《屌丝男士4》等剧虽然全部上线了,但其点击量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后期应有提升,目前的数据仅供参考。

  2014年剧在全年的数量占比为14%,点击量占比约为60%,而2015年上半年剧数量占比相对下降,为11%,点击量占比却提升至75%,点击量明显向大剧、热剧、精品剧倾斜,尤其是2015年的“超级网剧”出现并呈现爆发趋势,精品大剧效应更加突出。

  网络剧一向以段子剧为主,2013年,剧情剧的占比约为35%,2014年剧情剧约为1/3,而2015年上半年,剧情剧的比例略有提升,为38%。

  “幽默搞笑”类的剧仍然占据了2015年上半年网络剧题材的半壁江山,不过2015年侦探推理、惊悚悬疑类剧集的数量比去年有所提升,而且多了“玄幻修真”这一剧种。

  另外,在占比第二高的“都市生活”中,有“美食”(3部)、“儿童”(7部)等小众题材出现,而“商业定制剧”就有11部,甚至出现了“定制剧”这一新型种类。

  网络剧的题材之广泛也是众所周知的,不过“定制剧”仍然独树一帜,在网络剧领域也是相当抢眼的。

  该定制剧名叫《嘻哈工商之女子工商所》,由四川绵阳工商行政管理局携手绵阳微视文化有限公司联手打造,剧集全部由该局工作人员出演,塑造了一群可敬可爱的基层工商所干部在商事制度大潮下的酸甜苦辣,让观众在大笑之余,学习跟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别说,虽然都不是专业演员,但表情颇生动传神。

  小说仍然是IP改编的主体,2015年上半年游戏改编剧也有3部,而除了漫画和电视之外,还多了有声读物(《张震讲故事》)、舞台剧(《江湖学院》)的IP改编作品。

  2015年上半年,大剧、热剧不断涌现,“超级网剧”效应明显,点击量严重向大剧、热剧、精品剧种倾斜,带动剧情剧、小众但受欢迎的题材如惊悚灵异、侦探推理类增加,促进了网络剧领域的新变革。

  就在上半年结束时,似乎是为了响应这股热潮,7月3日,凭借大热的《盗墓笔记》,爱奇艺率先了“会员收费观看全集”的模式,应为“超级网剧”效应带来的行业推动作用之一,并带动视频平台在其他领域尝试会员差异化收费观看制度。

  2015年上半年,商业定制剧的数量达到了11部之多,且有两部跻身“分钟点击排行榜”前十名,分列第三与第五,可见商业定制剧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回馈,或将成为网络剧赢利模式的主流趋势之一。

  由于影响力扩大,网络剧增加了新型题材,如“定制剧”、“玄幻修真”,“儿童”、“美食”类题材的数量也有所增加。IP改编剧中,也增加了“有声读物”、“舞台剧”等IP类型。

  2015年,随着网络剧行业的发展,国内涌现了一大批投资过千万的超级网剧,更有点击量过亿的网剧18部(以下称剧)。继《盗墓笔记》轰开中国网络剧的新时代大门后,一系列重磅网剧整装待发。2015年,网络自制剧的创作规模和产业量级有赶超传统电视剧的趋势。

  2015年截止6月30日,共有剧18部,总点击49.2亿,平均单剧点击2.7亿。其中,点击量最高的三部剧是《盗墓笔记》、《执念师》和《名侦探狄仁杰》。

  根据网剧的剧集时长,考核每分钟点击率【每分钟点击率=总点击率/(集数 X 每集分钟数)】,有利于分析网剧性价比。

  名列前三的分别是《爱情公寓番外篇》、《屌丝男士4》及《名侦探狄仁杰》。其中《爱情公寓番外篇》因为时长较短,代表性不强。《屌丝男士4》和《名侦探狄仁杰》的每分钟点击率和总点击量均取得较好成绩。

  2015年剧的平均时长457分钟,点击率排名前10的网剧,平均时长584分钟;2015年剧的平均集数18集,点击率排名前10的网剧,平均集数25集。

  可见,2015年点击率大户多数采取了超量投入的策略,单集时长和平均集数都高于剧均值。这样的确更能抓取注意力,但单位网播回报有所下降。

  2015年的不少网剧,投资额度比2014年有明显增加。其中,《盗墓笔记》投资约6000万,《心理罪》投资3000万在已网剧中名列前茅。高投资网剧(下称超级网剧)呈三种走势:

  一是走超级IP线,典型是《盗墓笔记》。通过强话题、强营销、强关注度,迅速打开局面,获得天量的播放量和话题度,连创多项记录。此类网剧启动迅猛,但口碑不足,超级IP的惯性相当强势,且制作方、平台方的不容易做到高度一致化,视频网站不甘做没有话语权的出钱人,对后续力度有一定影响,属于高投入、快速变现式开发。

  二是走IP培育线,典型是《执念师》和《心理罪》。通过对中等投资规模网剧的品质打造,以原创题材或者小型IP二次培育,注入制作方的核心运营,达到深度契合的效果。此类网剧前期投资大,以高品质、高口碑稳步培育市场,播放量呈周期性递增趋势。其中《执念师》取得点击率前三甲的好成绩,《心理罪》在进入暑期后,播放量呈爆发式增长。这类剧适合通过第二季、第三季等后续开发,稳步做强,属于放大钱、走长线式开发。

  三是稳扎稳打线,典型是《名侦探狄仁杰》和《屌丝男士4》。这类剧采取了中等偏小投资规模,不走情怀走情节,点击率却在2015年上半年名列前茅,且每分钟点击率占据明显优势,说明这两个剧的单位成本控制较好。这类剧作虽投资不大,但点击率不菲,虽讨论度不足,但收益不菲,属于温和渐进式开发。据悉,《屌丝男士4》投资350万,创造收益超过6000万,可谓2015年网剧性价比之王。

  腾讯视频通过《名侦探狄仁杰》、《超级大英雄》、《爱笑不笑2》、《大话蛇仙》等多部剧占领重要份额,行为低调,成绩不低调。

  PPTV聚力对《执念师》进行了重头打造,获得较高单剧点击率,这也是PPTV聚力唯一上榜的剧。

  2015年以前,网络剧的盈利主要是依靠贴片广告分成或电视剧一口价售卖,也有部分采取了广告植入模式;制作方式采取了在线视频企业自制、在线视频企业与专业影视机构合作、网络运营平台制作等三种典型模式。

  2015年上线的剧,则开始逐步试水全产业链开发,有更多第三方机构参与、更多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利益模式逐步引入。内容为王,多措并举,大生态圈、全产业链打造的态势日益凸显。以剧为代表,平台方日益主导网剧发展,为此,各大平台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思考。例如:

  腾讯视频要打造贯穿上下游的全产业链共赢格局,从内容获取、内容分发和产业链各环节共赢三个层面推动。从内容获取来看,要延伸到内容源头的IP领域,深化上游内容投资和制作,与全球最顶尖的制作团队达成长期合作关系,甚至是投资入股,而不是一次性采购。内容分发环节上,除了视频、门户、新闻客户端、QQ和微信等内部分发平台,腾讯也希望与包括和OTT等在内的外部平台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多终端触达优势。建立产业链生态共赢体系。

  优酷土豆希望通过周播自制剧来打造品牌化、序列化、规模化和类型化的自制剧新型生态圈,即:以自制内容,季播机制,每周七部自制剧,针对不同群体推送不同类型的自制剧满足观众的不同口味。

  乐视网内容战略将体现生态化、垂直化、移动化特点。通过用户、屏幕、内容等三大维度精准定向与运营,打造分众式的内容精品,助力品牌实现“广而深”的。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线下活动、网剧、电影、定制内容、衍生商品和移动APP应用的选项式结合,初步启动产业链共享渠道、共享用户,实现利益协同。

  由于网剧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加,广告商的资金投放正日益由电视平台转向网络平台,网剧的广告时长也从20秒向60、甚至90秒迈进。2015年一季度,网络视频的贴片广告增长了45.7%。越来越长的广告影响了客户体验,也影响了广告投放效果。爱奇艺、乐视等公司纷纷表示,向用户收费的时代已经到来。

  有《盗墓笔记》等超级网剧,爱奇艺VIP会员已超500万,爱奇艺还在积极拓展会员卡的售卖渠道,发展了爱奇艺商城、爱奇艺多终端,通过网银、微信、支付宝、手机话费等购买爱奇艺会员的方式。以上推广方式均取得较好成绩。

  其中,《盗墓笔记》7月3日全集上线万。当晚,该剧占据微博热搜榜、话题榜、百度风云榜、苹果App Store免费榜等榜单第一名,爱奇艺的服务器甚至被烧坏,一度造成爱奇艺网站瘫痪。

  考虑到爱奇艺5亿的总用户数量,其会员业务发展还有较大空间。《心理罪》等网剧适时跟上,有利于爱奇艺稳固会员制的业务模式。

  据悉,更多视频网站也将加大会员制推广力度,提升用户粘性。在《盗墓笔记》之后,腾讯推出了付费会员可先于收看《华胥引》全集,优酷土豆则引进了会员付费观看的海外剧,而8月即将登陆腾讯视频的《暗黑者2》的番外也会尝试会员观看模式……在《盗墓笔记》的刺激之下,付费享受观看的模式正悄然成风。此外,各大视频网站上的“付费去广告”模式更多考量了客户的时间成本价值,为客户在广告与付费之间提供了两种选择。

  2015年以前,考虑到版权分销的收益占比,网络剧独播模式并未得到较大推广。然而,随着网络剧向着差异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内容为王、渠道独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独特的网剧内核成为各大平台营造自身产业链的重要基础,独播剧因此大行其道。

  2015年18部剧中,采取独播方式的共计14部,两平台联播的2部,多平台的2部,78%的剧采取了独播方式。独播方式成为主流。

  从点击率来看,独播模式的网络剧平均点击率为2.5亿,两平台联播模式的平均点击率为6亿,分摊到每平台平均点击率为3亿,多平台的网络剧平均点击率1.1亿。可见,多平台模式不利于取得较高点击率。独播模式对网站的收益更有保障,对于重头剧来说,两平台模式也取得了较好收益。

  为了实现独播网剧的能力的最大化、配合会员制开发,爱奇艺等部分平台采取了差异化排播方式。《盗墓笔记》全集上线亿,VIP开通请求达到上百万次,并带动爱奇艺视频App持续蝉联App Store免费榜和各大下载渠道榜首,这意味着大部分用户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而作为爱奇艺差异化排播第二弹,《心理罪》之后一直好评如潮。

  2015年,网络剧和艺人的互助共生关系日益明显。当红小生李易峰等人出演网络剧,提升了网络剧市场的关注度;一批有潜质新人成为网络剧主演,也为中国影视市场培育了新血,成为网剧市场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一是进一步提升成名艺人的关注度。李易峰等艺人依托网络剧,网络人气创造个人演艺生涯峰值,其中李易峰更成为2015年最抢手小鲜肉之一。

  二是打造次新艺人。杨洋、王泷正、温心等出道有一定时间、具备颜值、圈层优势或其他营造潜质的次新艺人,通过出演网络剧,极大提升了知名度。

  三是培育锻炼新人。《心理罪》主演陈若轩、付枚等通过网络剧抢先得到主演机会,更快进入观众视野,并获取初步人气。

  四是大咖将进一步投入网络剧。随着网络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咖将投入网络剧的拍摄中,据悉,霍建华等人在2015年都将有主演的超级网络剧推出。2015年上半年,汪东城首次作为制片人推出了网络剧《超级大英雄》,体现出艺人眼光的前瞻性。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