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NBC周二(8月23日)报道,研究公司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总经理卢梭(Jacques Rousseau)周一称,此前因欧佩克将达成冻产协议以支撑油价的消息甚嚣尘上,交易者应声抬高原油期货价格,但是冻产协议对油市迅速重归平衡几乎没有帮助,因此,油价很可能会继续在区间内震荡。
在上周七个交易日中,基准油价一度攀升16%,布伦特原油突破50美元关口,但是随后摩根斯坦利等多家市场观察机构发声,称此轮涨势过度,油价周一出现回调。摩根认为,欧佩克国及俄罗斯克服重重障碍、最终达成冻产协议的可能性“非常低”。
卢梭称,从历史经验看,即使欧佩克为提振油价而削减产量甚至冻产,也很少会有严格遵守自己的配额。且对于石油出口大国沙特而言,死守自己的市场份额比支撑价格来得更为重要。
即使抛去冻产一事不谈,非欧佩克国家也在对油市虎视眈眈,尤其是美国的页岩油商。在整个油市低迷期,这些页岩油商通过提高钻井技术、从油田服务商处获得折扣,成功地降低了产油成本。
金十此前报道,随着油价反弹至40至50美元的区间,一些页岩油商已经宣布要增加钻井产量的计划,并要将更多的石油注入市场。最终遭殃的还是全球油市——现在已经原油与成品油的供应过剩中无法。卢梭认为,油市达到平衡的关键在于库存的消耗。他表示:
“如果欧佩克真的要削减产量(这有可能发生),那么他们至少要减少50万桶/日的产量才有效。而且,这个协议要到明年下半年才会真正产生影响。因此,在有更重大的利好因素出现之前,油市将陷于来回震荡的局面。”
石油行业咨询公司LIPOw Associates总裁李泊(Andy Lipow)也认为,接下来的几个月,油价将会一直陷于死循环。李泊称,石油生产商向来是说的比做的好看。考虑到沙特产油量再创新高,伊拉克刚刚宣布会恢复基尔库克的石油生产并扩大出口,连伊朗的产油量都将恢复至制裁前水平,因此这些国家有可能会倾向于达成冻产协议。但是,如果目标产量水平与所有国的最高产量值一样,冻产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欧佩克担心的不止是中东地区,它还有两个国——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因而大幅减少了对油市的产量贡献。一旦这两个国家局势有所好转,对于稍稍显示反弹迹象的油价而言会非常糟糕。李泊称,随着石油需求持续上涨,油价最终会反弹,但是截至2017年1月油价预期只有50美元/桶。
李泊一般会通过对原油流向的追踪来分析市场的供应过剩是否在减缓,答案是没有。美国从尼日利亚、安哥拉进口轻质低硫原油,又向欧洲、亚洲、南美出售这些原油。阿拉斯加北坡原油被销往亚洲,同时俄罗斯原油也来到了美国的西海岸。在欧洲,伊朗原油被销往波兰,同时俄罗斯原油前往亚洲。油轮来来往往,在夜里仍不停息,这就是油市供应过剩的标志之一。
李泊认为,油价要恢复涨势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要看到60美元/桶的石油还得等到2018年。在此之前,油价将会陷于时间的死循环——这不就是石油界的《恐怖游轮》吗?
想了解开户吗?想获取投资秘籍吗?在下方框内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加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投资团队,让金融界分析师为您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