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傍晚,合拍大型系列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第二季仪式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代表约150人出席。仪式现场反复播放着纪录片里中国高铁的画面,嘉宾们纷纷驻足观看,点头称赞。
常务副部长王晓晖在致辞中表示,进入新时代,在两国元首的亲自引领下,关系大踏步向前迈进,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齐头并进。联袂打造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这里是中国》是双方积极响应两国元首号召、深化交流合作的实际行动。该片第一季于2017年在两国后产生强烈反响,成为“交流年”的标志性。《这里是中国》第二季仪式的举行对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和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格罗莫夫致辞说,今年是俄中关系中的重要一年。俄中双方已就举办论坛达成共识,双方在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纪录片《这里是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纪录片《这里是中国》是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纪录中国”工程重点项目,由中视雅韵文化中心和“今日俄罗斯”联合制作而成。2017年该纪录片第一季后,引起巨大反响,该片已成为“交流年”的标志性。据介绍,第二季计划推出12集,每集时长约26分钟,将通过镜头向俄罗斯多角度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风貌,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纪录片将于近期在中国国际、“今日俄罗斯”等主流。
摄制组历时60多天,连续走访了、天津、钱包颜色与财运重庆、湖北、江苏常州等11个城市。“没有中国伙伴的专业协助,我们不可能顺利完成拍摄。共同拍摄纪录片,是两国合作的一种自然方式。”俄罗斯“今日俄罗斯”执行总编辑阿列克谢·尼科洛夫对本报记者强调,“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拍摄中国,给观众提供更多客观信息,让观众从不认识它,到逐渐适应它,喜欢它。这样逐步走近的过程十分美妙,可以带给观众不同于游客的深度观察体验”。
仪式上,双方还交换了该片第三季合作协议文本。“合作能让更了解对方国家接地气、生活化的一面。”俄罗斯《劳动报》副总编辑米哈伊尔·马洛佐夫对本报记者说,“《劳动报》与中国多家保持合作,我们的相互了解正在不断加深。”与会嘉宾表示,愿进一步推进两国合作,共同为世界带来更多精彩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