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3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从法国人手中买下易斯安那州,这使美国的面积增加了一倍,但却挤压了当地原住民的空间。在所谓的“印第安人迁移”中,印第安人的土地被占领用来种植棉花谷物、修凿运河、兴建铁和城市,其间大量白人用、与武力等手段夺取土地,本地印第安人因此常常与白人产生冲突,双方战事频发。这就是电影《荒野猎人》开场第一幕白人与印第安战的背景。
用电影去陈述历史是20世纪的新话题,如何让人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训练人们的思维能力,从电影之中跳脱出来,围绕着电影投射的历史话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是电影之外的学问。在新媒介中,透过浓缩、象征、虚构等手段看到背后的史实,对电影的研究成为了解历史的新手段。后现代史学家海登·怀特以影视表现创建了“影视史学”一词,透过更为直观,带有感官刺激的视觉语言呈现出与传统史学完全不一样的学习途径。如何从电影中学习历史,这不仅仅是看完电影再去延伸查查资料这么简单,而是可以系统地层层递进,从影视的感觉中跨越到对历史的理解上。学者蒋竹山的《看电影,学历史》就是源自他的一门通识课程,他以17年的讲课积累,通过23部电影系统地为读者讲述电影背后的历史议题。书中通过“电影本事”“电影里没说的历史”“像史家一样阅读”“用历想想”这4个步骤,让读者学会如何分析影片中的史学议题,从感官带来的基本认知再到背后史实的理解,“过程”才是这本书的核心。
以《荒野猎人》为例,首先蒋竹山以内容大纲的形式将这部影片的重点呈现出来,并且将其中的关键情节予以简述。比如白人和印第安人短兵相接的拍摄手法,电影后半段的复仇因素,末尾主角放弃复仇把重伤的仇人扔进河里所代表的人性回归,以及最后印第安人对仇人的补刀所蕴含的意义,蒋竹山在“电影本事”中,简明扼要地讲述出来,让电影叙事更为完整。而后“电影里没说的历史”则对电影情节中关键的历史问题进行补充。
笔者观影时,对于电影中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冲突总是先天地赋予种族之间的争斗,却没看到背后的利益关系。前文的叙述正是每一篇文章都需要交代的时代背景,在这之后,则聚焦于电影中的实际冲突。开场的印第安人偷袭的场景,印第安人的目标并非盯着白人而是他们手中的皮货,也就是珍稀动物海狸的皮毛。其实早从17世纪开始,这一地区的印第安人、美国人、法国人就经常为了皮毛而互相交战。
在没被开发之前,欧洲人集中于在北欧围猎海狸,由于大量捕捉海狸曾一度。而后,捕猎者将目光投向了西伯利亚及,对于洲腹地的早期开发,毛皮交易成为了边疆的主要开拓模式。皮毛交易的巨大利润催生了许多皮毛公司,这些公司有的是与印第安人做交易,有的则自己招募壮丁深入河道下游去捕捉海狸。片中李奥纳多扮演的猎人格拉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作为猎人捕捉海狸,利润很高,同时也很大。
历史上真正的格拉斯很遗憾和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大不一样,去掉电影营造的虚构与象征表现,真实的格拉斯不但被同伴遗弃,而且所有装备都被拿走了。历史中格拉斯没有儿子,也没有和印第安女性的露水情缘,更没有最后的复仇,他只是爬了320公里而已。所以,将电影的视听因素剥离后,我们需要的可能是并不怎么精彩的“真实”,以及更加的现实。
电影背后的历史延伸在“像史家一样阅读”中,以“焦点”的形式,向读者讲述追溯历史过程中不该错过的细节。格拉斯故事的延续,电影结尾断在了格拉斯对人性的上,以及对的释怀中,现实中格拉斯在此次灰熊袭击后,仍旧作为猎人继续做着皮毛生意。最后在《荒野猎人》的故事十年后,在某次打猎时,遭到三十名阿里卡拉族战士的袭击而身亡。我们发现电影定位的主角,真实的故事其实非常单薄,要是说也有的说,但相比电影差距甚远。这时,蒋竹山则将背景继续扩大,从人物焦点转向矛盾焦点,从皮毛交易去探究早期开发的历史,比如公司间的争斗、外来者与原住民的矛盾、外来者之间的斗争、皮毛交易如何成为早期殖民地的经济基础,这些问题系统地对电影延伸的历史进行概括,成为主角故事之后新的探究议题。顺着议题解答,蒋竹山以“用历想想”继续延伸提问让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这种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一步步引导读者去寻找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而已。
从电影看历史,反过来推导,历史也带给了电影多角度的重现。著名导演谢晋拍摄于1997年的电影《鸦片战争》,就在多角度上用历史填补了语言的苍白。书中对比拍摄于1959年的电影《林则徐》,叙述了这几十年间电影叙事的进步。更多历史研究,也让电影丰满立体了许多,一些历史因素的介绍,诸如一体多元性,鸦片本是印度、中国农民种植并出售的罂粟花汁液,后是商人提炼的油膏,而后是生意人投机的商品,还是批发商用来提炼麻醉剂的材料,此时,鸦片与各个环节相扣,与中国当时的民生结构紧密相关,不得不让我们思考,鸦片并非容易的事,有林则徐销烟远远不够,英国的也不至于让中国到如此地步,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在当时的社会上。这些由电影延伸的知识,让我们对鸦片战争的复杂性得以重新思考。
内容迥异的电影,六大主题下的历史思考,作者借此展示了这本书的“用法”:以大众艺术电影作为媒介,透视多样化的历史面貌。这些对电影的解读,有对故事的叙述,有对背后史料的延伸,有对相关著作的解读,有对镜头语言的解析,最后统归在对历史的探索中,读者自然地一步步接近电影投射的历史议题中,并且对时下话题热点产生思考。
属羊的今年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