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述职报告> 文章内容

高翔:今天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学

※发布时间:2019-10-24 6:01:0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记者:2019年1月21日,习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将“历史思维”列为领导干部需要提高的六种思维能力之一。怎样理解历史思维,如何用历史思维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高翔:“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人们研究历史的目的并非仅邵逸夫子女仅是为了留恋往昔,“发思古之幽情”,也不单纯是为了弄清“历史的”,满足自己对过去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认识历史,更加地观察当下,赢得未来,以史经世。

  当今世界,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世界,也是变化最快的世界。面对波涛汹涌、风云激荡的大变局,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为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的提升作出自己的贡献,必须具备历史眼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在我看来,总是站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战略高度认识历史和历史科学,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体会。

  人类历史长河漫长、曲折,极富变化,气象万千。面对浩如烟海的档案、文献、文物、著述,我们直观看到的,通常都是局部的东西,甚至是大量的资料碎片。如果不懂得历史思维,不掌握科学的方,极有可能迷失在资料与细节的汪洋大海中。在这种情况下,着力越多,离历史的本质与规律越远。因此,学习历史,研究历史,首先要学习方,掌握历史的,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变化原因,发现变化规律,洞察变化本质,把握变化方向。我理解,所谓历史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长时段的眼光。也就是观察问题,目光要长远,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不能基于个别时段的历史现象轻率地做出长时段的历史结论,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历史时期冷静观察,深入分析。二是整体的眼光。不能见孤木以为森林,不能用局部的考察代替对整体的把握,更不能用个别案例的结论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眼光。即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静止构不成历史,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发展变动状态,这是最基本的历史实际。这三个特点,是历史思维最基本的原则,不可。掌握了历史思维,做事就会着眼长远,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之得失;就会善谋全局,总揽八方,不因枝节而失大体;就会因时适变,善于引领潮流,不畏浮云遮望眼。历史思维在本质上和战略思维是相通的。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的家,一定是战略家;一个真正通晓历史的学问家,一定是推动时代塑造的思想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用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来引领,要求我们把历史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历史长河中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方位,发挥历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和智慧支撑。

  

关键词:学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