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述职报告> 文章内容

南渡北归不忍卒读---一本可能随时消失的书

※发布时间:2018-6-6 7:27:4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南渡北归》,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系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西南的知识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作者为前大学驻校作家、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岳南。

  所谓“南渡”,是指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北归”,则是指他们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的释解,读来令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柳传志曾表示:“岳南的《南渡北归》,对我影响很大。我们至今不能全面反思,令人尤为。这套书尽量真实地从某一个角度描绘当年的历史,文笔也好,很好看,学习历史,家可以更好地,我们老百姓最起码可以做个明白人。”

  任志强更感言:“也许是年龄与时代的原因,我读《南渡北归》第三部更有味道,欲哭无泪。当“南渡残生梦独多”和“北归残梦终成空”时,历史还原了。同为天涯两岸的民族各自走了一条不同的,却隔不断血脉相连的相思之情。”

  即便是夏日,读《南渡北归》第三部,依然让我从心里感到寒意。窗外吹进的是丝丝热风,心里涌出的却是冰冰的寒凉,没有一点温热的感觉。

  《南渡北归》第三部,讲的正是时期的知识在历史分野的十字口,何去何从的决策,及其不同的道之后,各自命运的和剧变。1949年,军队兵败如山倒,蒋介石划江而治的幻想彻底破灭,中国开始建立新的格局。

  这一年,有些知识留在了,有些知识去了;之后,又有很多知识响应党的号召,自世界各地回国建设新中国,只有少数知识坚守国外的阵地。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此文不便全文显示在号,文章内容极度,但仍于网络,大家可以百度搜索题目:“岳南:《南渡北归——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文章只是一个引子,整部书才是必读之精华,看完文章后,如果有兴趣深入了解,可以回到这里,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购买此书。

  本平台推荐的此书:▲这是最新增订版,未删节最全本,增加十二万字增订内容,首次披露中研院大量珍贵史料、照片,增加大量亲历者采访资料,如曾氏家族后人、刘文典等大师后人亲述。▲精细校订,用心装帧。)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