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述职报告> 文章内容

汉朝最:铁面连太子都罚多年后新上台他咋办?女不为人知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6-5-6 10:39:2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这段事的主角叫做张释之。

  张释之的一开始很不顺,他在骑郎(骑兵禁卫官)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十年,毫无升迁的希望,本想回家种地算了,却得到袁盎的推荐,慢慢得以接近身边,得了个公车司马令的职务。这公车司马令是个什么职位?当时的公家,不就是皇家么。南面有一扇门,叫司马门。这个公车司马令,就负责这扇门,巡视周边治安是否良好,有百姓来、告御状的,以及四方贡献、被征召者,都给接待一下,该的,不该的就给挡回去。有人说,这不就是一传达室吗?也可以这么理解,不过前头得加“皇家”二字,有了这两字就不一样,他有,有时候还挺大的。

  譬如说有一次,汉文帝的太子刘启和梁王同乘了一辆马车,进宫朝见,打司马们这里过。按规矩,无论皇亲国戚,经过这司马门,都要下车。可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当今太子、未来的,一个君临一国的诸侯王,自己也觉得身份特殊,所以就大模大样地闯了进去!这要搁别人,也就算了。可这位张释之不依不饶,追上去就给二位拦住了,不许走,你们得下车!这还不算,回到办公室就写了一份奏章,太子刘启和梁王。这件事情,一直惊动到皇太后那里,最后太后下了道令,太子的愚蠢行为,这才。

  要说张释之该倒霉,汉文帝该不高兴了,恰恰相反,和太后都一致认为这老张很不错,是个恪守规矩、刚直不阿的人,这一类型的人,往往在上吃不开,但是在汉文帝这里当宝贝,先是提拔为中大夫,后来又任命为中郎将。

  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农历甲子,鼠年。

  当时的老张,已经是汉帝国的廷尉,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长。实话实说,这个官不好当,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是要依法行事的,各个国家、各个朝代,都不会忘记制定正大的法规律令,一条条地写在那里,可是真的遇到事情,能不能按照法律来办,这个,就难了!一方面,阻力来自下面,中国人讲究个情理,这情在理之前,亲朋故友,说情的、送礼的、的,都有。更致命的是来自的压力,一旦遇到的意思与法律的条文相左,你是法律公义呢,还是曲解法律迎合上意?你的选择倒在其次,要害是给不给你守法的。你法律,行,可以罢免了你,甚至流放、杀了你,换个人做,你完了,法律的也完了!

  这一年,发生了所谓“惊马事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汉文帝从中渭桥上经过,忽然有一人从桥下跑过,惊了御车的马,幸亏的车夫反应迅速,立刻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控制住马车,这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人惊了马,这马也惊了人,那人知道自己闯下弥天大祸,赶紧撒开腿就跑,一帮御林军就在后头这个追,好不容易才把他给,送到廷尉老张那里处置。

  老张说:“按律令,天子出行,你应该回避。但是你没有及时回避,所以这是犯跸之罪,很严重。”

  老张的判决是:“罚金!”

  “罚金!?”这下子连好脾气的汉文帝也了,幸亏这马温和,要是换成脾气暴躁点的马,这么一受惊,马车还不得翻了,这一翻车,朕还能好得了么?你居然只判罚金?

  张释之解释说:“法律可不是针对一个人的,天下之人,人人都应该遵守。如果随便地加重,那法律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当时要是立刻把他处死了,我老张也没办法。可是现在既然送到我这里审理,我这里可是廷尉,天下公平所在,如果连我都做不到,老百姓还有什么盼头呢?陛下您自己琢磨琢磨。”

  道理讲得很清楚,可听不听可就是人的事了!要是,一瞪龙眼,一声龙喝,这老张十有小者丢,大者丢脑袋。

  汉文帝最后还是冷静了下来,还说了这么一句话:“当廷尉的,不就应该这个样子吗?”显然,这是在夸赞老张。

  类似的案件,还有刘邦纪念堂上玉环盗窃案件,汉文帝司法部判决盗窃犯族灭(杀他全家)之罪,老张也依法判决盗窃犯斩首(只杀一人)之刑,最后仍按照张释之的审判执行。

  张释之总是得罪人,先是太子,后来连的面子都不给,为什么他还能步步高升?因为汉文帝的思想中,除了黄老思想为主导外,还有法家的成分。这里的法家,并非韩非的思想,而是商鞅、吴起的派。

  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法律高于一切”,主张成文法的绝对。《商君书》把实行列为的根本,认为是君臣共同遵守的制度,如果而凭办事,就会引起国家混乱。《商君书·赏刑》中特别提到要统一刑罚,即无论身份,公平地施刑。

  张释之对法律的理解,恰好符合《商君书》的主张,因此他法律,不以而。从汉文帝那方面来说,正是他对法的尊重,才能宽容乃至赏识张释之,而这一点,恰好符合商鞅所说的“守法之君”标准。

  汉文帝的“守法”,在公元前170年的“国舅事件”中也有充分体现。薄昭是薄太后唯一的弟弟,汉文帝对于这位舅舅,给予特别的待遇。然而薄昭却因此狂妄自大以致于汉使,按律法当斩。

  薄昭以为凭自己的身份,可以逃过法网,没想到汉文帝派出官员,暗示他谢罪。薄昭不肯,汉文帝干脆叫人穿上丧服去薄家吊丧。薄昭无奈,自能自尽。

  “这个外甥太绝情了!”

  对的无情,正是对黎民的有情——但问题是,身为大汉的他,居然敢于这些极品贵族,结果如何呢?

  结果便是在景帝即位之后,他便被贬出京,这倒还是好的。他的儿子,也像老爹一样,因为不善迎合,被免职,终身不仕!此后,这个家族便永远地被逐出了官僚体系。

  回看上一集:汉朝崛起之谜:关键在于汉文帝的决策,先让百姓发财而后再谈强国

推荐:

关键词:大汉王朝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