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徐静蕾新片《者》、麦兆辉和庄文强执导的《非凡任务》、苏有朋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同时上映,犯罪悬疑类型片再度扎堆上市,加上今年还有改编自国内知名犯罪悬疑小说家雷米系列小说的《心理罪》(李易峰、廖凡主演)、黄渤和徐静蕾主演的《记忆大师》、刘德华和姜武主演的《拆弹专家》、余文乐和张晋主演的《狂兽》等影片也在等待档期落地,此类型片一时间似乎成了国内影市的“新宠”,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
商业类型片是内地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随着审查制度的放宽和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国产犯罪悬疑片摆脱了过去同类影片主角“脸谱化”和“非黑即白”的面目,开始探究故事背后的和人性。犯罪片主要可分为警匪片和片两大类,细分之下,有心理惊悚、悬疑推理、高智商犯罪等不同题材。
2014年,一部《白日焰火》摘得金熊之后,对内地犯罪题材电影是一次不小的激励,也催生了一大波同类题材影片。2015年就有粗粝生猛的《烈日灼心》、高度还原真实案件的《解救吾先生》、叙事精巧的《心迷宫》、脏乱的《杀破狼2》、证明杨幂也还有演技的《我是证人》、新一届金像提名最多的《踏雪寻梅》;去年又有杜琪峰招牌式的警匪动作片《三人行》、曹保平的盖·里奇似的黑色喜剧《追凶者也》、林超贤的“主旋律”扫毒电影《湄公河行动》、王一淳的“被犯罪着的青春电影”《黑处有什么》、杨树鹏的“韩范儿”青春罪案片《少年》以及梁家辉主演的充满了“犯罪质感”的《冰河追凶》、余男出演的心理惊悚片《月色撩人》……
这些影片与以往的“跟风”、“扎堆”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一部好的犯罪悬疑片不只有吸引人的罪案故事,而是在给观众带来感官刺激和心灵震撼的同时,更可以引起人性的反思与情感的共鸣。
《者》剧情并不复杂,重案组林薇(白百合饰)的女儿意外,各种线索都指向了案发当晚车祸而失去记忆的杨念(黄立行饰),除了一心寻女的林薇,还有一股神秘也在暗中追逐杨念,所有人都在向的终点飞奔……
早早演而优则导之的徐静蕾,项票房都拿到了,接下来便是挑战。《者》是徐静蕾导演的第七部长片,瞄上了犯罪悬疑题材,让人颇感意外。徐静蕾此前执导的六部作品,多以爱情文艺片为主,赋予了影片更多柔软的特质。此番选择犯罪题材影片,用徐静蕾自己的话说,就是“尝试新东西最有成就感,会让我有”。而《伤城》、《新宿事件》曾和刘伟强、麦兆辉、尔冬升合作,偷师有道也是她敢于尝试新题材的保险牌。
白百合此次摒弃深入的京城小妞形象,出演孩子的母亲、干练女特警林薇。从导演到主演,《者》是一部以女性为主导的犯罪悬疑片,这是难得一见的。
2015年同样题材的《解救吾先生》干脆明快、节奏紧张,几乎完美再现了“吴若甫案”犯罪事件的细枝末节,情绪也抓得淋漓尽致。《者》能否超越前者?
华语警匪片的发祥地是,算是国产犯罪悬疑类型的一大分支,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市井情义,其中的鱼龙混杂和帮派厮杀,也让港产犯罪片的内容更加丰润充实。
以《无间道》、《风云》系列树立风格的麦兆辉、庄文强,精于结构、人物深度和情节戏剧性,此次将触角延伸到了内地缉毒题材,用“真演员、真动作、硬碰硬、实打实、谁怕谁”15字箴言概括了本片的特点。这类带有主旋律风向的犯罪片也成了这几年罪案题材的主流,以警匪动作、侠骨柔肠、互映的类型方式包装起来,了华语警匪片的惊险刺激和高观赏性。
“文艺片男神”黄轩顶着被麦兆辉形容是“最不像卧底的卧底”的名号挑战卧底身份,对手则是在江湖上漂了多年的段奕宏,之间结怨已久,更牵扯出警匪之间颇为复杂的恩恩怨怨。类似题材组合,早几年杜琪峰执导的《毒战》等已有不错的评价,去年《湄公河行动》更得到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成绩。这一次,《非凡任务》除了动作戏份外,另有卧底谍战戏加成。
虽然麦庄的电影风格不同以往,但他们想要表达的正反两派的孤独与却始终如一。从影片终极版超长片花来看,全片始终环绕着一种优雅的气息和迷人的色彩。
作为心理悬疑犯罪题材影片,《嫌疑人X的献身》取材于著名推理小说大师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片中的男主角石泓(张鲁一饰)原型——小说中沉默落魄的数学家石神哲哉,大概是最有名的为爱献身的犯之一。日本和韩国都曾根据小说拍摄了电影版,尤其是日版电影中,由福山雅治饰演的睿智帅气、沉着冷静的物理学家汤川学,令人过目不忘。
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有着众多拥趸。尽管原著的悬疑设置非常精彩,但翻拍悬疑小说仍有一个最大的困惑——对于大多数看过原著或日韩版电影的观众而言,关键情节的悬疑性已经不复存在了。摆在导演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导故事的方式,“乖乖虎”苏有朋初执导筒的第一部作品《左耳》票房、口碑双双失利,第二部作品就改编了如此重量级的悬疑小说,对他的非常大。
而在演员方面,则是他们所能呈现出来的状态,能否符合或超越观众的预期,王凯、张鲁一气质还原度与原著还算比较吻合。王凯饰演的唐川与张鲁一饰演的石泓年少相知,在毕业分别15年9个月又14天后,两位天才却因一场为爱精心设计的完美罪案戏剧化重逢,共同演绎了一场相爱相杀、关于爱与理的对决。
电影本来就是舶来品,商业类型片更是电影产业化的标志。目前整个国内电影产业跟欧美、甚至日韩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华语片的商业模式远不成熟,被开发的类型片种类匮乏。
近年来国内翻拍国外犯罪片的现象还有很多,《我是证人》、《捉迷藏》均翻拍自韩剧,《十二》翻拍自好莱坞同名经典……通过翻拍国外影视剧学习积累类型片的经验以及培养可以创作类型片的人才和欣赏类型片的观众,似乎成为了发展国产类型片的一条捷径。
《捉迷藏》导演刘杰在谈及为何选择翻拍时表示:“因为想找一个出色的原创惊悚类型片的剧本并不容易。”《心迷宫》导演忻钰坤表示:“以前学电影时看过希区柯克经典影片,觉得扣弦,后来看韩国犯罪片,它能够用一种方式表现人性另一面,于是就想尝试一下。”
当下中国犯罪类型电影的发展取得了些许进步,但还远未达到《教父》、《美国往事》、《洛城机密》、《非常嫌疑犯》、《七罪》、《回忆》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