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被包养最近一部英剧在网络掀起了热潮,它就是早些年征服了英国和我国不少剧迷的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不过这次引起热议的,不再是电视剧,而是前几天首次登陆内地银幕的特别篇电影《神探夏洛克:可恶的新娘》。
《神探夏洛克》是一部改编自经典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现代剧,围绕着小说经典案件,以现代刑侦的手法重新解读案件,新颖的现代改编,夏洛克和华生医生之间被粉丝称之为“基情”的有趣关系,都让它在一大堆英剧中脱颖而出。而这次的电影版,它返回了维多利亚女王下的英国,在那里,不仅有名侦探,还有崛起的国力、差距巨大的社会、看不尽的特色服饰、的罪犯和由此孕育并发展开的侦探文化。
不管你接下来要谈这个时代的服饰、建筑、文学抑或是社会风貌,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是一个怎么都绕不过的人物,因为她是这个时代的开创者,是全球文化领域和时尚界最瞩目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关于她的关键字来认识一下。
盛世女王:女王在位期间,英国内有工业,外有领土扩张,是国力上涨最显著,逐渐成为欧洲霸主,乃至拥有众多海外殖民地的大国(不过对我国来说,这位女王也是鸦片贸易最大受益人,以及鸦片战争的发动者)。
时尚达人:女王以及她的时代最为复古迷们所熟知的当然要属“维多利亚时代服饰”,尤其是由女王穿着风格引领的女装,从她登基时(1937 年)的开胸、低领、束腰长裙发展到她晚期( 20 世纪初)的衬衫外穿配长裙,光是女装就经历了近十种服饰风格的转变,大家在福尔摩斯的影视作品里常见的那种把后臀垫高的 Bustle 裙则是 19 世纪 80 年代的流行款。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结婚穿白婚纱。戴白头纱的习俗,最初就源自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礼,大概她老人家也没想到自己的嫁衣会影响了全世界新娘的选择,并且还形成了特定的习俗一直延续下去吧。
福尔摩斯的粉丝:19 世纪 90 年代,《福尔摩斯探案集》连载在英国爆红,女王也没能“幸免”地成为了大侦探的粉丝。正因为有她这一位重量级粉丝,在柯南道尔在小说里安排侦探和莫里亚蒂教授同归于尽后,因为女王的发话(当然也少不了激进粉丝对作者的怨念),柯南不得不把解决改了过来,才有了后面的续篇故事。
除了以上提到的女王引领的女装,维多利亚时代的男装也十分经典。经过工业后的英国男士,褪去了之前修饰华丽繁杂的法式风格,更趋简洁、英挺,正规场合多以黑色西装外套、马甲、白衬衣和长裤为主,戴上帽子,才是教养、气质甚至地位的表现。
尽管崇尚简洁的男装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样,但到了 19 世纪末,男装也出现了比较细致的分类,以卷福在电影中的造型为例,下图(右)的造型:双排扣外套礼服、浅色马甲、领结、手套和圆筒型的高礼帽,是参加婚礼、赛马会等正式场合的礼服之一。
在 211B 公寓里,卷福虽然穿着马甲、长裤,戴着领结,但换了一身棕色外套,也不戴帽子,是比较居家的、非正式场合穿着的便装之一。
到了要外出,进行破案活动时,卷福又换了一套深色的斗篷大衣,戴着福尔摩斯最标致的猎鹿帽——这是当时英国男士常见的外出便装,同样适用于非正式场合。
这一套从古延续到今天的服饰文化,一直被英国人民或者复古迷津津乐道,不仅《神探夏洛克》为了这个规矩换了一套又一套衣服,连英国 Rumpus Animation 推出的解谜手游《伯特伦费德历险记》也非常细致得为每位角色,尤其是男性设计了符合身份的服饰——居家的三件套,叔的双排扣大衣和高礼帽,报童不成套的外套和背带裤……游戏画风虽不是十分华丽,但就冲着角色设计之用心,也值得喜欢复古风的玩家进去体验一番。
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表面看着是华服豪宅,繁华昌盛,但内在矛盾极多,差异大,一方面贵族住着城堡别墅,另一方面农夫住着茅檐破舍;这边有工厂主压榨工人劳动力,那边工人拿着微薄的工资可能连病都看不起。在这种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社会中,英国有相当部分地区的治安管理混乱,人口组成复杂,生活恶劣,很容易在某些的角落,孕育了一些,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犯罪案件——先后 5 名的“开膛手杰克”、被认为是“福尔摩斯”系列里莫里亚蒂教授原型的盗贼亚当沃斯(Adam Worth)等都是那个时代的引起社会轰动的罪犯。
对这段斑斑的历史颇感兴趣的玩家除了可以看电影《来自》外,也可以进入 PS4 游戏《刺客信条:枭雄》里,感受英国当时的富与罪。游戏的故事背景就设定在工人阶层,玩家跟随主角雅各弗莱联合街头帮派,占领地盘,对抗工业巨头,游历如威斯敏斯特、伦敦城、白等英国著名地点。
而在 PS4 版的独占任务“恐怖罪案”中,玩家还要加入“开膛手杰克”案件中去:这个“加入”意味着玩家不仅需要扮演女主角伊薇弗莱破解案件(下图),还得先扮演杰克袭击雅各引出下面的剧情。
正因为上述提到的日渐剧增的罪案,人们对此类案件和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加,而且随着谜案的出现,大家的目光也慢慢从罪犯本身转移到负责调查的罪犯、负责安全的人身上,到了 19 世纪中叶,首位警探角色,查尔斯狄更斯小说《荒凉山庄》中的督察布克特登场,他虽然不像后来的福尔摩斯那般孤僻,但同样无所不知,对伦敦十分熟悉——在书中,这将是他破案的关键。
在同期稍晚的时候,业余侦探也开始活跃于文学作品中,但当时还没有现代侦探小说这一风格的形成,犯罪和破案情节在小说中只起到了增加悬疑感的作用;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最后 15 年间(1886 年-1901 年),侦探小说已经发展成一种流行文学风格,不少我们熟悉的小说设定或者推理技巧陆续出现,比如在作家威尔基柯林斯的《法律与淑女》中,聪明专业的业余侦探和平庸的探员这对经典组合,在后世不少侦探作品中都是主要的角色设定。
1891 年,柯南道尔正式连载《福尔摩斯探案集》,旋即获得大量好评,福尔摩斯这个性格古怪、强逻辑、缺乏感情的侦探一时间成为了贵族和平同的英雄。他的形象反复被搬上舞台、荧幕和大银幕,光是电影形象就有七十多个,可以说“每一代英国人都有自己的福尔摩斯”。
也就是在《福尔摩斯探案集》连载的前一年,另一位推理小说大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出生,生在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她,由于早年接受的依旧是维多利亚式的保守教育,所以笔下的人物也不乏那个时代的印记,不管是感性绅士的波洛还是可爱的老小姐马普尔,都带着旧时代的上流阶层的人情味,破案手法更倾向于探索嫌疑人的内心和性格。
从维多利亚时代流行至今的侦探小说甚至被带到游戏里,比如“福尔摩斯”系列前年就推出了PC 游戏《福尔摩斯:罪与罚》,波洛的经典案件《ABC案》(暂未在中区上架)、《东方快车事件》等也被改编成解谜手游,基本都是以侦探本人视角为主,带领玩家寻物、解谜、破案,虽然游戏未必能展示原作全部精华,但对于新时代的人们来说,以这样相对轻松且参与感强的方式阅读侦探小说,也是经典延续的方式之一。
维多利亚时代,富丽又,保守又时尚,既有条条框框的生活,也有对虚拟侦探文化的狂热——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它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么在喜欢《神探夏洛克》的你眼中,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